小春生産是農業産業發展的基礎,是打贏全年糧食豐收戰的“第一槍”,小春田管更是貫穿整個小春農業生産的重點,是打響“第一槍”的“彈藥”。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、中央農業農村工作會、省市各級春耕備耕視頻會議精神,江油市農業農村局在做好新冠疫情嚴防嚴控的同時,認真籌劃、多措並舉,把小春田管抓早、抓好、抓牢靠,確保夏糧再奪豐收,保障全市糧油生産安全。
一、入村下地,調查苗情。2021年全市小麥播種面積11.25萬畝,油菜播種面積30.96萬畝,2020年11月下旬和2021年1月中旬,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技術人員對龍鳳、大堰、永勝、小溪壩、武都等鄉鎮小麥、油菜苗情進行調查,據調查,小麥一類苗約占38%,二類苗約占49%,三類苗約占13%,油菜一類苗約占37%、二類苗約占52%、三類苗約占11%,總體來看,受去年11-12月低溫陰雨天氣影響,小春作物一、二類苗比例有所下降,三類苗比例有所增加。
二、邀請專家、循脈問診。針對全市小春作物一、二類苗比例不足問題,2021年1月下旬,江油市先後邀請四川省農科院、綿陽市農科院、川農大、西科大等院校小麥、油菜專家,赴江油市武都鎮、大堰鎮、永勝鎮等小麥、油菜生産基地,仔細查看當地小麥、油菜生長及遭受凍害情況,因地制宜、結合實際,就適宜全市播種的小春糧油品種、播種方式、肥水管理、病蟲防治,尤其強化弱苗、緩解凍害給出專業性意見。
三、印發資料、多渠指導。印發《小春作物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》、《小春作物越冬技術措施》等各類技術資料1000余份,建立對接服務機制,市農技推廣中心每位技術人員,對接2-3個新型經營主體,采取一對二、一對三面對面服務,解決技術到田“最後一公裏”問題;同時,充分利用現代通訊平台,通過電話咨詢、QQ和微信群進行技術指導與培訓,將小春田管等小春生産技術知識宣傳到鄉、到村、到戶,指導群衆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在家勞動力,分時分散下田搞好小春田管。
四、分類指導、對症下藥。江油市針對苗情長勢和受凍害情況,對種植戶進行分類指導。小麥一是對于早播受凍害麥田,及時追施尿素8-10公斤,促進分蘖生長,彌補穗數不足,噴施芸苔素內酯等生長調節劑促進凍害植株的恢複生長;二是針對晚播麥田,可在拔節時每畝施用5-6公斤尿素,促進大穗形成,孕穗前酌情補施2-3公斤尿素,同時施入一定量的葉面肥(磷酸二氫鉀),減小小花退化。油菜一是對遲播遲栽苗小苗弱、前期施肥不足的田塊,抓緊追施提苗肥,對缺硼田塊,適時施用硼肥,防止“花而不實”,春節後看苗施好蕾苔肥;二是加強油菜受低溫冷害和凍害的補救,摘除凍薹和部分凍死葉片,並藥肥混噴1-2次,每畝用硼肥50g,磷酸二氫鉀100g,多菌靈150g兌水50kg,均勻噴霧,可起到補肥、防油菜菌核病的作用。
五、加強監測,防蟲治害。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,做好小麥油菜春季重點病蟲害防治,截至目前,小麥蚜蟲累計發生面積0.02萬畝,累计防治0.02萬畝,小麦条锈病累计发生面积0.00045萬畝,累计防治0.00045萬畝,油菜菌核病累计发生面积0.015萬畝,累计防治0.015萬畝,油菜蚜虫累计发生面积0.19萬畝,累计防治0.19萬畝,油菜霜霉病累计发生面积0.8萬畝,累计防治0.8萬畝,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治率100%。
六、監管市場、保障農資。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市場管理,指導做好農資儲備,確保春耕農資滿足供應。全市農資經銷商多渠道儲備肥料、農藥及農膜等農資,目前,全市已儲備化肥18200噸、農藥33噸、農膜11噸,儲備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,農資供應充足。